“去年,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被評為特等獎,獲得了5000元獎勵。今年,我又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月4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山西北方興安公司科研一所技術員喬錦慧高興地說。這是該公司通過正向激勵機制促進全員參與合理化建議活動的一個縮影。
2021年以來,該公司積極探索、精準發力,通過優化機制、創新方式、強化激勵等措施,充分激發和釋放全員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動力和創造力,為構建健康發展新格局、實現平安保供獻計助力。2022年1月—7月,職工累計提交合理化建議1767條,實現節創價值206萬元,有效提升現場管理水平、解決科研生產瓶頸問題、推動企業質效雙升。
近年來,該公司持續修訂完善《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構建了完整的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2021年,該公司梳理解決合理化建議線上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斷點、堵點和盲點問題,將操作步驟由10步優化為7步,實現“過程流程化、流程表單化、數據清晰化”;按年對實施效果好、實用性強的25個“金點子”分層次給予1000—5000元不等的獎勵,并對6個組織推廣優秀單位、個人進行獎勵。
2022年,針對跨單位合理化建議實施率低的問題,該公司每月組織一次評審會,現場評審是否實施,確定實施的,明確方案和實施部門,并跟蹤考核,讓建議“件件落地有聲”。
該公司創新活動方式,增加獎勵頻次,3月征集406條安全專項合理化建議,對37條優秀建議進行了獎勵;5月舉辦“1+1”合理化建議活動,通過1次連續5天的知識鞏固式答題和提1條有效建議,使職工熟知提案思路、作用、實施流程,并對活動優秀個人進行獎勵,參與數為4515人次;8月探索制訂“月征集—月評審—月獎勵—月落實”的“短周期、閉循環”工作法,激勵各單位、廣大職工積極投身自主創新實踐。
某產品摸底取樣時,原來的工序需先將100多個樣品箱依次搬到另一個庫房,取樣后再搬回原庫房,一次摸底就要4—5人作業4個多小時,且頻繁出入?;穾旆看嬖陔[患。今年5月,該公司五分廠生產班組班組長李帥提出在上道工序時預留樣、編號、按序擺放,省去搬運環節,大幅降低了周轉量、職工勞動強度,增強了安全度,兩人兩個小時即可完成工作。
今年3月,喬錦慧提出“優化成型模具,提高某產品生產過程安全性”的建議。該建議實施后,設備成型扭矩降低40%,每批產品成型損耗減少約100千克,產品抗壓強度指標提高20%,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從工藝源頭增強了生產過程的安全度……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該公司依托合理化建議平臺,將創新創造的觸角延伸到科研生產的各個方面,讓全員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營造了“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生動局面,使一線職工由“汗水型”向“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成長,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本文刊登于8月9日《山西工人報》頭版。
(來源:山西北方興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