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輻院牽頭編制的7項核應急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此次標準發布,是中輻院首次牽頭編制系列化國家標準,將進一步完善我國核應急標準體系,并為我國核事故應急提供科學、系統的技術指導。
?《核設施應急準備分類》(GB/T41579-2022)
?《核與輻射應急響應人員的照射控制》(GB/T41580-2022)
?《核電廠應急撤離時間估算》(GB/T41581-2022)
?《核電廠事故源項快速估算》(GB/T41582-2022)
?《核電廠堆芯損傷評價方法》(GB/T41583-2022)
?《核電廠應急評價基礎輸入參數和輸出結果》(GB/T41586-2022)
?《核電廠應急操作干預水平》(GB/T41577-2022)
據悉,此次發布標準源于中輻院核應急與核安全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NQI)重點專項子項“核應急標準研究”,研究內容涉及核設施應急準備和事故后應急響應、壓水堆核電廠堆芯損傷評價、釋放源項快速估算等應急評價、應急人員照射控制、撤離時間評估等防護策略制定以及基于操作干預水平的決策支持等方面。
標準編制過程中,中輻院依托長期從事核應急研究和技術支持積累的成果和經驗,開展了大量調研、論證和分析,并借鑒IAEA等國際最新核應急理念,結合我國核應急具體實踐形成了7項專題研究報告,為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中輻院組織國內從事核應急研究、核設施運營和管理的十余家單位共同參與標準編制,并在國家核應急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專題研討、專家審議、業內征求意見等多種形式,對標準的方向、內容和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歷時5年,完成了7項標準的正式發布。
延伸閱讀:
1988年,原核工業部依托中輻院成立“核設施事故應急技術支援中心”以來,中輻院一直作為國家部委、中核集團核應急的重要技術支持力量。尤其在日本福島事故后,中輻院先后成為“國家核應急輻射防護技術支持中心”、“國家核應急救援現場輻射防護技術支持分隊”、“IAEA核應急準備與響應應急能力建設中心(CBC)”的依托單位,并且在核應急體系策劃、反應堆工況評價與預測、核燃料循環設施應急評價等領域獲得突破性發展。
(來源: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